×
江汉考古

广州南关清代古船的埋藏环境与初步认识

1 引言

2014年3~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南关的北京路45-65号工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清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木船3艘,其中两艘保存较好,这是广州历史城区首次考古发现古船,意义重大。目前对古船的后续保护、资料整理和考古报告编写正在进行中,本文简单介绍古船的发现过程,并对古船的埋藏环境、清代广州城格局和珠江岸线变迁,以及对古船的结构等谈一些初步认识。

2 古船的发现与年代推定

工地所在区域位于广州市政府公布的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此次考古为配合工程建设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考古调查情况,我们采用布探沟试掘的方式进行,发现文化遗存后,再正式按考古探方进行发掘。试掘面积200平方米,实际考古清理面积约300平方米。

在发掘过程中,为全面获取考古资料,我们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利用文字、图纸、摄影摄像、测绘等手段进行记录,并委托专业机构对古船进行三维扫描和数字化采集保护。

发掘区的地层堆积比较简单,自上至下分别为:

第1层,现代建筑废弃堆积层,距地表深0~1.6米、厚1.5~1.6米;

第2层,民国文化层,深1.55~2米、厚0.35~0.4米;

第3层,清代晚期文化层,深1.9~2.6米、厚0.5~0.7米;

第4层,清代文化层,深2.6~3.25米、厚0.7~0.75米;

古船出露于第4层堆积面上,被第3层堆积叠压。三艘木船分别编1、2、3号,出土时1号船压在2号船中部上方,2、3号船大致南北向,船首向北,船尾向南,最深处距现地表3.5米(图1)。

图1 古船全景

1号船最小,船尾已残破,残长2.5~3.75米、宽1~1.65米,平首;

2号船残长19.2米、中间宽约3米,船后部两侧船板向两侧裂开,两端略有残缺,尖首;

3号船残长15.2米、中部宽2.6米,尖首,尾部残缺,结构不明。

根据考古发掘的层位关系,确认三艘木船埋藏的年代晚于第4层堆积,而早于第3层堆积的形成年代。从出土遗物来看,第4层堆积多出土清代中期康熙、乾隆时期的铜钱和青花瓷器,少量嘉庆时期的遗物。第3层堆积出土的遗物则多属清嘉庆及晚期道光以后的铜钱和釉陶器、青花瓷器。同时,2、3号船舱内堆积出土的遗物也以清嘉庆、道光时期的遗物居多。据此推断,三艘木船埋藏于此的年代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属清代中晚期,距今约200年。

3 对古船结构特点的初步观察

(1)三艘木船中,1号船保存状况最差,规模也最小。船后半部残,船首平直,船舱有隔板,两侧船板斜直,船底略弧,船面结构不明。

(2)2号船规模最大,船体呈狭长型,船的长、宽比超过6∶1。船首稍残,尖而上翘,船中部形制基本完整,船尾破损较严重。船底中部有纵向龙骨板,龙骨板内侧稍向上凸起。船中部内底稍平,外底略弧,船舱分隔密集,共32条横向构件,以肋骨板为主,舱壁板为辅。肋骨板和舱壁板底部在龙骨板两侧有方形排水小孔。龙骨板两侧船板原可能有6~7块,其中有一块加强板,船板一般厚5~6厘米,加强板厚约8厘米。上下船板之间、船板与肋骨板或舱壁板之间均以密集方形铁钉连接。前后船板间则以“舌”形榫口勾连相接(图2),多数接口位置均有横向肋骨板或舱壁板,以起到加固作用。

船中部有一条横向长方形板,两端的船板上均有长方形榫孔,推测这块板原为横向铺在船面,形成甲板,顶面距船内底约50厘米。船中部和前部各有类似底座的结构,可能是主桅和前桅座位置。没有发现舵的痕迹。部分船板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图3)。此外,在船尾部有纵长方形孔,以长方形板填塞(图4),其性质不明。

图2 2号船船板接口

图3 2号船中部船底板

图4 2号船船尾

(3)3号船比2号船稍小,也属狭长型,长、宽比接近6:1。船首也是尖而上翘(图5),船尾残,略弧。船舱内分隔也十分密集,现存24条横向木构件,以舱壁板为主,肋骨板为辅。船首存几条横铺木板,可能原为船甲板。船舱较2号船深(图6),船底略弧。上下船板、船板与舱壁板或肋骨板之间也是以大量方形铁钉连接(图7),前后船板以“舌”形榫口勾连相接,在接口位也多以舱壁板或肋骨板连接加固。

图5 3号船船首

图6 3号船中部舱壁板

上一篇:寻找热销商品看义乌行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