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汉考古

热爱和责任

热爱和责任唐晓渡(作家出版社,北京)学术简历:唐晓渡,男,1954年1月生,江苏仪征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2月到《诗刊》编辑部工作;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兼职教授。2005年与西川一起主持北京中坤集团帕米尔文学工作室;2007年10月起应聘任中坤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著有诗论集《不断重,】盘的起点》《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唐晓渡诗学论集》《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三人合集)、诗歌随笔集《今天是每一天》等;译著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等;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与刘东、杨炼联合主编)、“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与谢冕联合主编)、《现代汉诗年鉴.1998》《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十卷本)、《当代国际诗坛》《通才读本.经典阅读.诗歌卷》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二十世纪外国抒情诗精华》《在黎明的铜镜中——朦胧诗选》《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从死亡的方向看——长诗组诗选》《中国当代女性诗歌文库:翟永明卷》《九十年代文学精览丛书:先锋诗卷》等十余种诗选。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其中《时间神话的终结》获“首届‘文艺争鸣’奖”,《对话:中国式的后现代及其他》获“首届‘山花’优秀理论奖”(与欧阳江河、陈超合作,1995),《一次不确定的语言历险》《谁是翟永明》分获2005、2006年“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中图分类号:.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152(2009)03-0024-02如果五年前有人告诉我,要把一份普通高校的学报办成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的重镇,我会在大表赞成的同时投以暧昧的一笑。大表赞成是因为愿望良好,没有理由不赞成;暧昧一笑则是因为操作的难度太大,甚至可以大到令愿望本身无足轻重——根据以往的见闻,别说是“重镇”,即便是想以诗学为“亮点”,把刊物办出点“特色”来,也是尝试者众而成就者寡,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既然如此,似乎也就没有必要过分当真了。然而,说《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的重镇,却不是在表述一个良好的愿望,而是在指陈一个众口皆碑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由衷致敬。没有谁可以测量从愿望到事实之间的距离,因此五年在这里也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同时意味着独到的胆识、准确的定位、广阔的视野、精心的组织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贯穿其问的“问题意识”,正是敏锐·24·的问题意识使读者可以把30期数十个版块近150篇文章看成一个开放的整体,尽管良莠不齐,但足以据此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勾勒出一幅动态的中国新诗勘探图。据我所知,全国范围内另有一些大学学报也辟有不定期的现当代诗学专栏,但若说到系统、扎实、追求专业水准,则《江汉大学学报》绝对是一枝独秀。诗歌(更遑论诗学)的“边缘化”近20年来一直是大众传媒乐此不疲的话题,但从来就不是,或不应是真正的诗人和诗学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边缘”相对于“中心”,而所有的“中心”都是权力的代码,都或隐或显地体现着权力的意志,至少包含着来自权力的考虑。正如“中心”的合法性和存在依据来自权力一样,“边缘”的合法性和存在依据来自远离中心面对更为广阔的世界,并自成一个世界。如果说以此追溯《江汉大学学报》创办“现当代涛学”栏目的初始动机过于理性,那么,以此概括其成第28卷第3期2009年6月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Jiangh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s)V01.28NO.3Jun.,2009

上一篇:选择与坚持江汉大学学报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创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