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汉考古

先锋与殉道追忆姜天民

老江汉大学原址在汉口赵家条,现在是统建大江园高层住宅小区,离武汉作家协会很近。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汉大学副校长张维麟教授和中文系副主任邱胜威教授,一个主治文艺学,一个专攻当代文学。中文系教师中,平反“右派”教师好多都是中国作家协会或者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如左介贻、刘树勋、杨江柱、陈泽群、姜弘、周莎白等先生。“武汉作家研究”成为中文系当时的重要科研方向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也曾经在《江汉大学学报》开辟“武汉作家研究”专栏;邀请诗人曾卓、报告文学作家祖慰及小说家池莉、刘醒龙、陈应松等到江汉大学做文学讲座;召开武汉作家作品研讨会、专访相关作家等。这些活动,提升了江汉大学武汉作家研究之成果,也拓展了武汉作家研究之学术影响力。

江汉大学曾于1989年6月15日主办“姜天民新作讨论会”。来自湖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武汉市文联和武汉作家协会、长江文艺出版社、《芳草》编辑部、《金潮》编辑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黄冈师专、武汉电视台等单位的四十余名作家、评论家、编辑、教授等,在亲切、坦诚的气氛中,就姜天民新作《白门楼印象》的探索意义及美学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①。

半年以后,姜天民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一九九○年一月九日

上午阴,温度正常,不太冷。下午四点以后,天晴得秀嫩,光洁,瑰丽,清朗,令人心悦。早晨睡至十点,起来吃早饭,江汉大学学报的吴艳来访,闲话到十二点,刘华下班回来。吴艳是江汉大学教文学的老师,写过我的评论文章。原来江汉大学学报准备发表六篇评论文章,现因大气候不允许,决定撤销。我亦无言。②

姜天民家住汉口三眼桥,离老江汉大学很近。我这次去他家,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拜访姜天民是与邱胜威先生还有几位年轻教师一道,应该是在1989年6月“姜天民新作讨论会”之前。记得姜天民开门后就忙着打开冰箱,取出盒装饮料给我们解渴……谈文学创作,还谈及做良臣、良医不成,而只能做良民——他言之凿凿,满怀义愤和不甘。

1990年1月9日去姜天民家,只我一个人,带去《江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对稿件的意见,使他误以为我在《江汉大学学报》兼任编辑。我也带了我自己的《白门楼印象》评论稿,姜天民看后说“没有你发言时说的精彩”。《江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还是发表了两篇评论文章,一是邱胜威先生的《话说姜天民——在“姜天民新作讨论会”上的发言》③,二是於可训先生的《浪漫原型:姜天民新作散论》④。我的论文没有在《江汉大学学报》上发表,等到江汉大学青年教师范步淹在《小说评论》 1990年第5期发表《红·白·黑——〈白门楼印象〉的主题意象》,姜天民已经到了天堂,在天堂里继续编织他的文学美梦。我自己,1990年9月到北京大学进修,随后学术关注点发生变化,再回到武汉作家研究这个专题时,已经是2007年。

2015年4月19日,《姜天民文集》出版座谈会在武昌举行。这套4卷本文集,收录了姜天民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作品,共计150余万字,由姜天民好友刘醒龙策划、作家出版社于2005年1月出版。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和我省的作家、评论家、姜天民生前好友和家人。大家追忆姜天民,感怀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显现出的献身精神、过人才华和突出成绩……

座谈会上,有学者说姜天民是当代文学一个很好的“标本”。的确,姜天民年近不惑而文风大变,其代表作就是《白门楼印象》系列小说。由写实到先锋,在武汉作家中少有,与他同时代先锋作家也不尽相同。《白门楼印象》系列小说,已发表的中短篇共13篇,这次出版的文集还刊发了1个短篇和2个长篇,其中的长篇小说明显带有未完成印迹。姜天民38岁英年早逝,结合他身前日记与一贯的拼命三郎作风,文学殉道者形象呼之即出。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以先锋与殉道为关键词追忆姜天民。以为先锋与殉道似乎存在某些联系,于是继续追问:姜天民文风的变化与先锋、殉道之间的联系如何?是否具有普泛意义?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194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纪德是最有争议作家之一,文坛上他也一向是受人争论的作家。为什么?因为他的善变。纪德发表处女作时才21岁,等到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是78岁老人。纪德作品的重要性为何要等到半个世纪以后才被评委会所认可?当年,瑞典学院常任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解释道:“纪德毫无疑问是这样一个作家,其真正的价值要放到长远的览望中才可以评估,需要一段空间,才可以让辩证法的三个阶段有回旋的余地……他是一个善变的普鲁斯特,他的态度永远在变,不竭不休的从对立一端来启示,以便激出火花,这乃是为什么他的作品看似不断对话,而其中的信仰一直跟着怀疑奋斗,禁欲一直跟着对生命的爱奋斗,纪律也一直跟着自由的渴望奋斗。”⑤

上一篇:李强诗集山高水长出版座谈会暨江汉大学诗教推
下一篇:没有了

Top